大致说来,古希腊哲学是以寻求宇宙的终极原理及运行规律为主,它形成了西方自然科学的渊源。
这就回到了儒学的大本大源:本真的情感。言下观而化,皆孚信,容貌俨然也。
然而,孔子既然本不欲观,为什么偏又观了呢?显然,传统的解释都是不能令人信服的。[35] 诗中帝即天,他之所以授命于商,是因为商人乃是他自己的血亲嫡系:高辛氏之妃,有娥氏女简狄,祈于郊禖。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而汉字现则产生得很晚,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尚无现字。一、见(xiàn)1:形下实体的本质的显现 《易传》的见象(现象)观念,其表达方式为见X,这个X是一个存在者,首先是一个形而下的存在者。
王弼注:王道之可观者,莫盛乎宗庙。这就是说,《易传》的见象(现象)有时又指的形上本体的显现。这就是说,被一种文化吸引还不等于要被该文化同化,适如看别人做,不等于学别人做。
既然传统器物在今天已经边缘化,那用于制造传统器物的中国传统技术在今天也就势必随之边缘化。只有中医这个对人体进行系统思考、整体诊断医治的复杂科学,因国外没有而仍有其独特的先进性,也至少不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医。或者说,是在运用一定物质工具创制某种器物时所采取的步骤、程序、做法、技巧、工艺和操作方式。如果可以肯定,一般文化作为符号文化,是用字符、言语、声音、数字、线条、图形、音符、色彩等符号表达的,包括语言、宗教、科学、技术、哲学、艺术、规则这七大构成部分,那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符号文化亦含有这些构成部分。
汉字和拉丁化[J].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881,557。至于传统科学技术与传统规则,则属在整体上已呈落后之势的东西。
而一套理论或基本理论,一旦被证明为具有真理性,也便成为科学,或库恩所说的有了范式的常规科学。他们认为,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3、关于中国传统技术 技术是创制各种器物的具体方法。而吸引信徒的多少,也主要不是取决于谁的教义内容更精妙神秘,而是取决于谁的信教形式更简便易行,更符合人性。
以下就按照这个顺序对它们逐一进行功能评估。正因如此,生活于19世纪的那些明智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才会发出废私塾,兴学堂,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吁,生活于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才会在图存救亡的思考中喊出要从西方引进德、赛二位先生(即民主与科学)的强烈诉求。总之,器物及制造器物的技术,主要是用于解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物质生产的实际需求。但它们所共同采用的整体抽象定性法并不可靠,所以需用新的方法做新的尝试。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基于浙江省几所在杭高校的调查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2009(8)。相反,那些在巧妙智慧性、开启心智性、自圆其说性和逻辑自洽性方面越弱的哲学就越不高明,越不能得到人们的赞赏与追随。
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这就意味着,在今天,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佛教和道教既不能取代其他宗教,也不会被其他宗教取代。
据上而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在今天从整体上说,体现的只能是吸引力而非同化力。中国传统制度,在满足古人的有序性需求和可预期性需求方面,与同期外国制度相比,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其中的科举制、科层制之类,更是在历史上领先于世界,并以其巨大的报答力使大一统的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系二千余年之久。[19] 传统习俗与传统制度的命运差不多。正因艺术品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每种具有独特性的艺术品也就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享受,所以只有世界的艺术品越多样才越能带给人更多的审美享受。[15] 这些科学回答不了的问题,概而言之,既包括人类永远不能释怀的超验终极关怀,如生死、灵魂、来世、人生意义、世界意义、宇宙意义等等,也包括每个时代都会有的特殊性大问题,这些大问题因具综合性或跨学科性而难以被分门别类的具体科学所管辖,如核武阴云之下的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网络生存问题、全球化问题之类,就是在当代社会才出现的大问题。传统社会的制度在整体上只剩下作为历史经验供今人借鉴的作用,仅有那些更微观、更细化的制度安排,即部门制度中的某些具体规定、具体举措及具体做法之类,才有可能被现代社会重新发现,或加以借鉴,或除尘启用。
不过现代人也要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或感受,也有自己的审美情趣,所以尽管现代人有时可以借助古人的艺术品如相关诗词歌赋之类来表达自己的即时情感,但从总体上说,传统艺术已不能成为现代人的情感倾诉工具,也不一定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它在今天更多体现的是艺术的历史价值与收藏价值,因而现代人主要还得用自己的艺术创造来进行情感倾诉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在早期中国哲学,则是道、德、理、气、礼、仁、太极、阴阳、五行、大全,等等。
中国传统技术在今天的边缘化,除了有上述事实证明之外,也能在理论上得到阐释。因此界说艺术应首先突出艺术表达方式的特殊性。
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9. [19] 参见:邱永明。同时,科学的以新替旧的淘汰式发展方式既然已经表明,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已与传统科学的截然不同,那么,现代科学要想在中国获得飞跃或突破性进展,我们就不可能指望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传统科学来加以实现。
也不必鲁莽地将其一概视为陈旧过时的东西或社会累赘,心生厌恶,弃之不及。如鲁迅就认为,方块汉字比拉丁文难学许多,是中国人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它们有的服务于生产成为生产器物,有的服务于生活成为生活器物。[20]当然,如果我们还能在比较、借鉴各种文化工具之所长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更好用的工具,则是我们此际的一种更好的选项。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较孰优孰劣?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还有没有价值以及有何种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还是不是我国软实力的构成?这类问题不仅是学界一直想厘清的悬案,也是当今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亟需有所共识而又未成共识的问题。为何不能用整体抽象定性法评说中国传统文化? 不论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及文献库中,还是在现代社会的现实中,都不难找到挺中国传统文化或抑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证与事证,史证与今证。
如随着电脑排版及电子胶印技术的出现,汉字在活字印刷时期的劣势已经不复存在。7、关于中国传统规则 规则是对人或各种主体的固定性指令,其基本功能是通过指令主体的行为方式来构建社会秩序,以满足人的有序性需求和可预期性需求。
按首创软实力概念的小约瑟夫·奈的说法,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到已所愿的能力。换言之,虽然他们好像都能对自己的观点用一些事实加以证实,却又都不能对对方的观点予以证伪。
尽管宗教的社会功能在历史上有显著变化,但对每个历史时代的个人来说,它的作用却始终如一,就是能在精神层面,为人解惑终极关怀,提供求福之途,安顿不安灵魂,化解畏死情结,以满足人追求永生与幸福之需求。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工具论、整体抽象定性法、当代价值、世界影响力。读图时代的到来与形而上学的没落——汉字与字母文字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2004(12)。由于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在性质和功能上不会出文化其右。相反,倒是它们的多元化存在,才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裨益或满足。
因为它实质上是将各种用途不同的工具都混在中国传统文化名下一起笼统地定性评价,结果忽略了不同的文化构成部分作为不同用途、不同功能的工具,有明显不同的效用及报答力,因而其所得结论,往往不是空洞牵强,缺乏分析,就是瞎子摸象,以偏概全,全都无法让人信服。抑派相反,由那些持厚西薄中立场、主全盘西化之类观点的人士组成,他们低视中国传统文化而仰视西方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到了现代社会,基本上都成了过时落伍的东西,没有西方文化尤其是现代西方文化优越,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必须予以革除摒弃。
[13]另一份基于浙江省的同类调查也提供了相似的信息,在11.7%的信教大学生中,48.89%信佛教,24.44%信基督教,6.67%新伊斯兰教,2.22%信天主教,8.89%信道教,2.22%信其他宗教(印度教、犹太教、萨满教等)。[9]所以所有宗教尽管神秘,均有对某种神灵的崇拜,但它们最终仍然都不过是人的创造物,同样也是满足人的特定需求的工具。